部落格寫沒幾篇就停刊在本blog實屬常事,一方面田野需要醞釀 (其實根本沒做),書寫需要累積 (等待腹中所有不吐不快發酵之後一起化為一聲雷屁、一泡稀屎如狂泉巨瀑般撲天蓋地傾洩而出 ),二來此地的台灣人圈比我當初預估的緊密許多,不知為何多數時間都與台灣人為伍,所見所聞也都是台灣事,而無倫是在道德上或是我的合約紙上,在公開場域搬弄是非都是嚴格禁止的行為,這樣一糾結,就無休無止的延宕下去了。反正壓力都是自己給的,兩手一攤兩腿一伸,擺爛完全不紀錄也不是不可以,這裡是加勒比海嘛! 一切都要take easy~ 但是這一個月台灣不大安寧。海外遊子左支右絀,沒有辦法親身到第一現場做參與觀察,只能觀察網路風向打打嘴砲評評大局。幸運的也是雖然無法親身參與民主講堂和街頭運動,但這個月來對於法律、政治、人權、運動等的觀察文章匯集成一股嚇人的知識之流,猛地向人灌來,只要是渴求知識之人,應該都在眼花撩亂之餘,為這樣的現象感到興奮難耐吧。畢竟島嶼到底有多少年沒出現這樣的遍地論述,沒出現這樣的年輕動能,沒出現如此多的討論和反省了呢? 在餵食自己各項議題,在親手埋掩各領域的脈絡種子時,我是振奮的。這樣的知識衝擊也開始動搖了我在加勒比海感覺有志難伸的日子,或說,更讓我堅定了自己想要做什麼。 開始感覺書寫、行動之必要;開始領悟發生、選擇立場之必然和義無反顧。這個月,露國的中文班開跑了,陰錯陽差地來這裡教華語,但目標其實是行銷我所熱愛的小島。就算「中華文化」依然是我國使館欲推廣的使命,但我作為授課者,能比其他人更能以我的方式與理念,為這塊土地發聲。 也是這個月,也就是現在,我開始寫延宕已久的保存計畫書了。伏居了這麼久,遲遲不敢動手,實在是怕自己的專業不足,弄不好破壞人家的古蹟,那可是大大的罪過,但事情若不起個頭,砲台這樣放下去也只是長更多蚊子而已,在默默地觀摩了一些案例,看了其他人怎麼敘述古蹟之後,我放棄了一蹴可幾,想要馬上完美的想法。如果古蹟是仁和這片土地互動的果實,那麼我慢慢地從清理開始,將他還回人可以前往的空間,也就是了。社區歷史的工作還是要進行的,我有我對土地和建物...